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邹祗谟·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6首)

  • 1.《柳初新·丁未清明清朝·邹祗谟二十四番花信满。曾几日、春过半。橘花才绽,榆烟又改,野鸟提壶相唤。何处秋千池馆。画旗边、饧箫声缓。兰叶小舟不见。怅春情、半篙流短。苍髯枝老,绿腰细草,飘散玉钱无...
  • 2.《塞垣春·初六日立秋归舟,偶和周清真韵清朝·邹祗谟爽气生兰野。飘细雨、孤帆卸。蝉声曳树,燕飞掠水,远村如画。便桃笙、葵扇如遥也。独把乌丝挥洒。怪金风、初欲动,不禁悲秋重写。蓦忆镜中人,自来好、绣阁幽雅。多病为闲...
  • 3.《风中柳·丁未立春日清朝·邹祗谟十日新年,才毕椒花家宴。画楼待理残针线。东风有信,吹到深深院。看摇动、鬓边飞燕。夹道湘帘,无数玉钗金钏。寻春都向铜街转。梅花消息,恰早枝头见。怕春愁、乍添娇面。
  • 4.《宝鼎现·广陵清明日,贺天士邀同南郊小饮有赠,用刘须溪元夕词韵清朝·邹祗谟联翩游骑。玉勒踏遍,月楼烟市。漫追寻、雷塘绣瓦,望青帘杏花村底。春一笑、任群莺满树,却与春光俱醉。怎禁得、画桥暂止。猛听吹箫声起。遗簪堕珥筹花事。忆少年、情悰如...
  • 5.《隔帘听·立夏日雨清朝·邹祗谟何事欺花赚柳,恨煞春难住。几层烟雾空濛处。恰盼到黄昏,潇潇神雨。才做暖,又轻寒,梦中九十还重数。黄蜂紫蝶,浪向荼蘼舞。春归百计寻春补。织尽冰丝,断肠千缕。浑无语...
  • 6.《长亭怨慢·七夕为立秋第二日清朝·邹祗谟渐过尽、郁仪飞驭。千顷琼池,一轮光素。银汉遥遥,七襄灵匹,河边住。从来此夕,再不见、佳期误。天若少情时,应苦禁、天孙年年暗渡。看蟾闲兔寂,算只羿妻相妒。纤阿去也...
【介绍】: 清初江南武进人,字吁士,号程村。顺治十五年进士。与陈维崧、黄永、董以宁号毗陵四子。记忆力特强,古今人爵里姓氏、世次年谱,无不悉记。见魏禧兄弟古文,大为赞赏,逢人辄称道,宁都三魏由此知名。有《远志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