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赵熙·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9首)

  • 1.《春从天上来·祀灶日立春清朝·赵熙 春又人间。坐画角声中,聊饤辛盘。土牛佳节,风鹤残年。战血一片关山。更刮毛何地,向龟背千度成毡。有谁怜。尽野梅红处,青是烽烟。
  • 2.《玉簟凉·立秋清朝·赵熙 天又新凉。似久别故人,喜会他乡。梧桐知信息,便暗响银床。吟蛩深夜咽碧,透断砌、草露闻香。仙梦冷,共画屏无睡,牛女河梁。
  • 3.《击梧桐·白露,鹤田韵清朝·赵熙 朝色将霞,染红未已,天际乌云深浅。渐渐梧桐树,泪痕样、泻出啼珠万点。寒随老至愁多梦怯,身世磨牛转转。白露今朝节,叹物华换了,秋边人远。摇落见江关,漂零岁晚。各...
  • 4.《满庭芳·清明·春老鹃声清朝·赵熙 春老鹃声,秧开雀口,百花红过山城。香街十字,邻女卖朱樱。一色东风柳线,韩翃句、适到清明。无憀甚,莺飞草长,云白万山青。
  • 5.《齐天乐·清明,寄山腴、伋公清朝·赵熙 送君小幅荣州画,山城百花春雨。北郭人归,东方日出,格磔渚头沙路。鱼陂四五。渐远渐无人,豁开平楚。一坝晴蛙,宅边倪瓒数株树。
  • 6.《东风齐著力·雨水节种花清朝·赵熙 春雨知时,山桃含笑,梦醒贫家。无方送老,种绿报年华。不办黄金作屋,风流债,点却群花。三三径,量枝数叶,汲水匀沙。
  • 7.《露华·夜中大雷雨,用碧山韵,明日清明节也清朝·赵熙 万花尽坼。过廿四番风,绿遍山色。夜雨作寒,遥想刺桐披拂。梦中怒到阿香,湿透碧油窗格。春浪软,城西半陂,定涨溪骨。
  • 8.《满庭芳·清明·春雨连宵清朝·赵熙 春雨连宵,冻雷惊笋,落红堆做清明。香街十字,邻女卖朱樱。岁岁东风柳线,韩翃句、送老山城。无憀甚,棠梨社酒,吹角下江兵。
  • 9.《踏青游·清明,用王晋卿韵清朝·赵熙 明日花朝,今朝百花晴晓。纸钱飞,秧水霁,山山啼鸟。爱俊影,新裁凤皇绫子,溪上夹衣齐照。一碧烽烟,满茫茫十洲三岛。事万种,愁肠先绕。上河图,春社醉,新亭人少。梦...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善书,间亦作。诗篇援笔立就,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