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庞俊·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2首)

  • 1.《辛巳除日大雪近现代·庞俊涉春未浃旬,拂眼淡黄柳。同云气转严,蔌蔌动林薮。茅檐忽堆絮,欢自孩幼口。衾寒起我早,拥项履畦亩。念从避兵来,三岁狎园叟。冬阳恒作沴,烟邑困菘韭。负暄讵不乐,迫此...
  • 2.《扫花游·清明和少滨用片玉韵近现代·庞俊好春过却,又谢了酴醾,绮怀酸楚。鬓丝换缕。照池塘涨绿,粉棉歇舞。酒醒天涯,倦枕高楼卧雨。唤人去。听格磔怨禽,声在何处。词赋空自许。对画扇青山,梦中归路。翠芹荐俎...
庞俊(1896-1964) 初字少洲,因慕姜夔,更字石帚。成都人。博通经史。弱冠即受知赵熙、林腴等川中名家。历任成都高等师范、成都师范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光华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弟子白敦仁集其诗词文为《养晴室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