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朱朴·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5首)

  • 1.《送汪白野还杭立春日明朝·朱朴野寺门前江可怜,柳条难系木兰船。穷郊岁晚冰霜合,刚待春风上别筵。
  • 2.《立秋日明朝·朱朴井上初闻一叶秋,萧然凉月满西楼。玉关远信悲戎马,银汉佳期望女牛。草木变衰时又晚,山川摇落水还流。不知镜里星星发,消得潘郎几许愁。
  • 3.《立春日明朝·朱朴早起城中击土牛,顷闻屋角语春鸠。人言水旱患无雪,我道阴晴知有秋。经雨言苗穿土绿,含风沙水带冰流。白头渐减青春兴,若谓看花尚未休。
  • 4.《立夏日海村社集明朝·朱朴天气清和月过辰,营门细柳集嘉宾。尊前芍药犹含笑,叶底樱桃已荐新。复有前书延白日,谩劳词赋惜馀春。主人醉拔龙泉舞,不忝皇朝旧虎臣。
  • 5.《立秋夜明朝·朱朴云敛晴峰翠黛乾,露擎荷叶水晶团。病翁自喜得秋早,游子欲悲行路难。月白关山砧杵动,天高河汉斗牛寒。明朝自有凉风至,且向梧桐井上看。
朱朴,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有《西村诗集》,许杞序而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