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陈永正·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5首)

  • 1.《月下笛·立秋日有寄近现代·陈永正凉吹萧骚,湖阴黯惨,乱愁如苇。危亭漫倚。动相思,满空际。游情欲与孤云去,还又觉、身心倦矣。掩尘菱哽咽,韶华犹在,未应憔悴。难恃。书生意。看寥落江山,居然万里。少...
  • 2.《庚辰春分日得肇平兄诗柬和韵奉答近现代·陈永正春归未是无情甚,分却秾春恨始深。片片花飞难化碧,沈沈幕掩便成阴。摊书自可忘朝食,闭户犹堪各苦吟。海上乍闻蟠蛰动,一天乌鹊散平林。
  • 3.《汉宫春·立春日阅邸报有感近现代·陈永正春已归来,尚萧寒如许,春为谁归。未生春水,天末难寄相思。盘辛菜苦,奈伤怀、却是芳时。浑怕见、新花故树,都成燕舞莺栖。闻说美人曾到,任风前幡动,肯诉心期。纷纭去来...
  • 4.《忆少年·清明梨花近现代·陈永正溶溶春月,依依帘户,摇摇心事。空庭积残雪,更经风成水。独对青灯人欲醉。想千枝海涯飘坠。微茫浪花白,有去来清泪。
  • 5.《唐多令·立春近现代·陈永正钗上忆春幡。新丝缭翠鬟。只修眉、远似云山。便掩琐窗重与画,料难耐,到春残。晨起捲帘看。花风吹悴颜。枕函边、旧渍新斑。何况西园红满路,双燕子,又飞还。

陈永正(1941.12—),字止水,号沚斋。男,原籍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世居广州。196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广州市第三十六中学语文教师。1978年考取中大学中文系古文字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现为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岭南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教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