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简介

凤仙(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是凤仙科、凤仙花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茎粗壮,肉质,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无毛或幼时被疏柔毛,基部直径可达8毫米。叶互生,最下部叶有时对生;叶片披针形、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无总花梗,白色、粉红色或紫色,单瓣或重瓣;花梗长2-2.5厘米,密被柔毛。蒴果宽纺锤形,长10-20毫米:两端尖,密被柔毛。种子多数,圆球形,直径1.5-3毫米,黑褐色。花期7-10。 

凤仙花原产于中国、印度和来西亚。  中国各地庭园广泛栽培,为习见的观赏花卉。  喜温暖、光照充足,不耐寒冷。喜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中国民间常用其花及叶染指甲。茎及种子入药。茎称“凤仙透骨草”,有祛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  凤仙花在中国浙江省宁县却作为四大腌制蔬菜(里蕻、凤仙花、冬瓜、荞头)之一,是居家必备的家常菜。  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凤仙花的古诗词(共41首)

  • 1.《秋英十咏·其五·凤仙清朝·乾隆昂藏态发色离披,引蝶潜蛩两不知。萋菶梧枝团荫处,应教比物入周诗。
  • 2.《西江月·秋葵凤仙清朝·姚华入道仙衣蘸酒,凝脂玉质偎琼。一般儿女两轻盈。顾影初阳相并。仿佛金坛受箓,依稀赤甲弹筝。钟馗小妹嫁时情。一婢花中堪媵。
  • 3.《凤仙花宋朝·释文珦何年凤背古仙人,草木之中自化身。丹袂翠翘秋色里,犹资沆瀣养精神。
  • 4.《山居杂诗九十首·鸡冠与凤仙宋朝·曹勋鸡冠与凤仙,早种近阶砌。夏秋无花时,类能作幽致。鸡色惟青紫,凤蕊杂红翠。来年不待种,罅隙自苗裔。
  • 5.《凤仙花宋朝·袁燮 凤仙窈窕姿,阶前为谁容。浅深十八本,形貌纷不同。或饶鲜明色,巧笑双颊丰。或作掩抑态,抬举差且慵。忧彼积雨摧,爱此晴日烘。施粉聊自喜,夺...
  • 6.《解冤结·凤仙符水元朝·马钰 凤仙符水。陆公药饵。两处住,一山一市。遣钰居*敢相违,便当离此。怀真一、难为有二。予非秀士。道通奥旨。认根源,伏降心意。...
  • 7.《一萼红·凤仙清朝·赵熙 比红儿。自经年不见,风露最相思。葱佩仙妆,牟珠佛顶,依约前度来时。画栏外嫣然笑靥,似中酒,微晕淡胭脂。俊极蜻蜓,梦边蝴蝶,香处晴飞。
  • 8.《题钱维城四季花卉小册·其十八·凤仙花清朝·乾隆翘然头翅若飞腾,谁与丹山号浪增。词客喻言无足怪,频吟却笑宋家僧。
  • 9.《凤仙花明朝·伍瑞隆五色含英暗自菲,绕梧穿竹弄朝晖。秦楼一夜吹明月,几队临风学凤飞。
  • 10.《凤仙花清朝·叶泮英道是仙家卉,亭亭向座隅。才惊花缀凤,翻见蕊凝珠。色逞秋容好,烟浮暮霭敷。邻家小儿女,纤手爱涂朱。
  • 11.《咏凤仙清朝·金殿邦数茎点缀竹篱边,虽觉无香色正鲜。底事飞花名号凤,岂因天女散称仙。染成纤指浮红袖,戴上云冠衬翠钿。试刷羽毛何日蜕,临风含态亦翩翩。
  • 12.《鹧鸪天·生羡鸡冠与凤仙宋朝·宋无名氏生羡鸡冠与凤仙。时秋华艳遍园间。自怜生日悲生事,搔首吴江载月船。休身外,且樽前。喜君文彩锦相鲜。青云贻我长生曲,唤醒凄凉乐暮年。
  • 13.《题金廷标写意秋英十八种·其三·凤仙清朝·乾隆淡晕精银深缬红,折枝漫自忆芳丛。画师巧著芭蕉叶,何异喈喈下碧桐。
  • 14.《题杨大章花卉二十四种·其二十一·凤仙清朝·乾隆扬毳最合临秋晓,弄影偏宜对月明。一种閒庭风露下,骑来定是董双成。
  • 15.《题钱维城四季山水花卉册·其二十六·凤仙清朝·乾隆花开五色逞鲜妍,小草临风态自翩。设向谱中比兰蕙,便教题凤亦应然。
  • 16.《凤仙图明朝·张宁华月中天一凤过,五铢衣薄夜凉多。彩云未断箫声远,回首秦台路几何。
  • 17.《凤仙花宋朝·释元肇凤者世难逢,花开瑞亦同。九苞元有种,五色自成丛。竹实无心食,池光照影中。玉箫吹不彻,飞起向秋风。
  • 18.《对凤仙花明朝·林光墙角株株得意时,能红能白看成痴。清秋坐转虚檐日,我亦如花花不知。
  • 19.《甘州遍·凤仙明朝·陆求可朱明节,红紫满花台。忆初栽。根如绿玉,叶如翠羽,一丛高下立苍苔。风乍过,雨方催。遮遮掩掩栏畔,先后几番开。痴儿女、红甲映香腮。拾花来。金盆夜捣,凉露落间阶。
  • 20.《花犯·其二·凤仙清朝·朱祖谋丹穴春姿,托根翻恋朱阑好。抱香多少。梦稳秦楼晓。奁史新翻,瘦损麻姑爪。秋妆了。守宫红小。来伴花房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