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乔大壮·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3首)

  • 1.《戊午春分胙清朝·乔大壮上丁国子荐明禋,肃穆官裳俎豆陈。岂谓烝尝脩故事,要从肸蚃䚍先民。名山自惜千秋业,馀馂仍班一脔珍。坐对赪肩生愧色,当官兄弟奉祠人。
  • 2.《己未大寒泊秭归见岸侧江梅于雪中开清朝·乔大壮天意荒寒不自承,故教绝艳破凌兢。试身瓮口逃人鲊,慰眼沙头得狗蝇。万里吴船行几许,一枝陇信寄谁曾。閒情是处皆黏著,拟诘岩栖坏色僧。
  • 3.《倦寻芳·乙酉清明前夕雨和王元泽清朝·乔大壮少年系马,寒食人家,买醉芳昼。絮乱花狂,随步地衣谁绣。冷淘残饧箫断,五侯宅许轻烟透。卸吴绵,又鸣鸠误了,阴晴风候。梦中向、天涯海角,浅水深山,云际招手。步障垂垂...
乔大壮(1892--1948),名曾劬,字大壮, 以字行,号波外翁、波外居士,四川华阳(双流县)人。出身于清末北京辞学馆。家学渊源,髫年习经史、小学及书法,以诗词、骈文、书法、篆刻知名。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文学造诣尤以倚声最为当行出色,汪旭初誉其为“一代词坛飞将”。金石篆刻名家,喜以大篆入印,平生不爱刻名印而嗜治閒章。著有《波外楼》、《波外乐章》、《大壮印蜕》等。今有《乔大壮诗集》、《乔大壮词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手批周邦彦片玉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