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方一夔·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6首)

  • 1.《清明二首·其一宋朝·方一夔汉世诸陵已古邱,悲风摵摵老梧楸。金人往日泪曾堕,石马何时汗忽流。江北江南千里隔,身前身后百年愁。九原定有英灵在,消得寒儒浪白头。
  • 2.《清明游塔山宋朝·方一夔海山鳌骨白如银,况是青山溟涬君。不见黄泉沽纪酿,但惊红雨落刘坟。百年尘土锁连骨,一幅功名碑刻文。欲返断魂呼不醒,归涂宾从醉纷纷。
  • 3.《立冬前后大雷电震者数日宋朝·方一夔云如车駮低压城,红光闪电枉矢行。老龙偷出牛蹄泓,霹雳数声惊顽冥。雨下如注翻四溟,黑风吹落鱼鲔腥。蚯蚓奋角蛇怒鳞,穴居林处无潜形。小目飞笺奏天庭,速收阿香加诛刑。...
  • 4.《清明后一日宋朝·方一夔老年光景转风轮,惆怅清明又一春。飞燕双双新旧恨,长亭五五往来人。揩磨病眼朱成碧,补接新花假像真。要觅西江千斛水,拂衣径去洗缁尘。
  • 5.《清明二首·其二宋朝·方一夔一去昭阳入朔台,羁魂流落不归来。葬从胡地留妃骨,死向南方飏后灰。鸦噪莫看耘墓迹,酒香谁把洒陵杯。茫茫草地人稀到,风急棠梨落又开。
  • 6.《大雪宋朝·方一夔一日雪,空里浮花生眼缬。二日雪,竹松委地枯楠折。三日雪,兽骇禽奔蹄迹灭。四日雪,翁妪啼饥泪成血。天生万物忍弃捐,似为多情幻奇绝。由来恩怨不相关,无情有情总磨折。...
方一夔,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