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刘敞·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11首)

  • 1.《清明后雁宋朝·刘敞 留滞江南久,今来万里归。春风稍和暖,作意入云飞。
  • 2.《同黄子温小寒宋朝·刘敞 阴老疑龙战,风高怯海飞。枯蓬不自息,归鸟竞相依。时节惊流水,生涯托墐扉。哀歌向妻子,吾道亦牛衣。
  • 3.《冬至即事宋朝·刘敞 南极日差永,幽人喜不胜。阳生渐堙郁,阴老尚凭陵。风解吴山雪,江流蜀地冰。冲寒彊乘兴,屣履过邻僧。
  • 4.《立春日过荐福寺宋朝·刘敞 一岁还随一岁来,立春人日竞相催。细细谷风能破冻,熙熙习俗似登台。初阳弄色明高柳,残雪留寒伴落梅。淮北风光元自好,壮心摧谢不胜哀。
  • 5.《立春日斋祠毕还过金明池寄永叔宋朝·刘敞 宿雨原野润,朝云宫殿明。东风未半日,佳气满重城。涣涣泉披冻,欣欣木向荣。江头景如此,公起探春晴。
  • 6.《立春日紫宸拜赐归持国见率同过江十不行宋朝·刘敞 蓬莱佳气旧无时,春物迎新特更宜。燕识玉箱来自早,漏随宫线报还迟。沟声破冻才通苑,酒力含风易满卮。蓬鬓不堪双綵胜,懒随君向习家池。
  • 7.《立冬后风雨宋朝·刘敞 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
  • 8.《立春后游杜城陈丞相郊园宋朝·刘敞 韦杜胜游谁可寻,相君旧隐对云岑。水渠婉转蛟蛇活,霜竹参差孔翠深。故老能言卧龙地,儿童不用满籯金。郡斋殊负青山郭,空挹芳樽慰客心。
  • 9.《立春日乾祐县送梅花宋朝·刘敞 终南全近蜀,春日得新梅。始信秦风是,非关越使来。雪霙明自照,云叶薄谁裁。香重浮山露,肤清避俗埃。众芳知远矣,独秀亦悠哉。剪綵何胜妒,严妆莫自猜。差池鼎鼐味,旷...
  • 10.《立春日雪中游蒙谷宋朝·刘敞 冰解泉应动,云寒雪更飞。谷中知律变,林下觉春归。风物如游蜀,衣冠似浴沂。瑶林与碧树,处处竞芳菲。
  • 11.《冬至宋朝·刘敞 寒事欲无几,春归方有期。嘉辰正须醉,爱日为君迟。
刘敞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