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金幼孜·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5首)

  • 1.《立春日朝罢偶赋·其二明朝·金幼孜春盘春酒开春宴,几得簪花侍御筵。圣主只今恩似海,人人齐贺太平年。
  • 2.《立春日朝罢偶赋·其三明朝·金幼孜隔岁立春先十日,东风已觉到天涯。钗头綵胜簪来好,莫笑酡颜鬓已华。
  • 3.《和胡学士立春日韵明朝·金幼孜雪压残年暮,惊逢万里春。趍朝瞻昩爽,庆会及芳辰。日月开黄道,云霞焕紫宸。御炉香细细,玉佩响振振。轩冕临丹陛,箫韶合大钧。班行分鹭序,冠剑集鱼鳞。福履臻遐寿,嘉祥...
  • 4.《六月廿一日立秋偶题明朝·金幼孜两日风雨过,满目皆秋意。开轩灏气回,入座凉飙至。高梧响萧萧,鸣蜩方嘒嘒。坐念寒暑更,令人发深喟。
  • 5.《次若思胡祭酒立春日早朝明朝·金幼孜客里残年逢立春,清宵待漏拜枫宸。玉阶旗影飘晴雪,驰道珂声动紫尘。綵燕斗簪幡胜好,芹飘试簇菜盘新。銮舆暂退闻呼唤,赐宴先传及近臣。
金幼孜的诗词曲代表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