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简介

鄱(pó )阳湖,古称彭蠡泽、彭泽、官亭湖、扬澜、担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米~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但低水位(12米)时仅500平方公里,据2008年水文资料,当湖水位22.59米时,湖泊面积为4070平方公里。

鄱阳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江河及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区间来水,经调蓄后在湖口注入长江。

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截至2025年617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上涨至14米,较昨日上涨0.07米,今年首次突破14米关口,意味着鄱阳湖正式进入丰水期。

鄱阳湖的古诗词(共102首)

  • 1.《入彭蠡湖口南北朝·谢灵运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
  • 2.《彭蠡湖中望庐山唐朝·孟浩然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
  • 3.《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明朝·吴兆适度含鄱口,来登五老峰。千盘万剥无人迹,雨过泥腥见虎踪。一径孤悬五峰背,烟岚五点浓如黛。壁面起兮矗相向,石颜叠兮诡万状。履触云生处,身齐飞鸟上。霞缀屏兮成锦,雾...
  • 4.《彭蠡湖晚归唐朝·白居易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 5.《过彭蠡湖清朝·徐昂发水落晴沙高,颧鸣霜野冷。我来越彭蠡,及此秋光迥。林岫远参错,洲溆互陵亘。鱼龙气不骄,鸨鹢散游泳。川途玩回转,欹疾孤帆影。洪流既归壑,巨薮失溟涬。乃知造化根,终焉...
  • 6.《鄱阳湖棹歌·其一清朝·龙文彬白幡黄屋战当年,彻夜鱼龙不敢眠。万顷波澜犹壮阔,萧萧枫荻琐寒烟。
  • 7.《过鄱阳湖近现代·李聪甫望眼无涯涘,轮舟浮在天。群鸦飞极浦,孤鹭立残烟。樯影汀湾没,机声浪里圆。明湖瞰水草,漂泊定何年?
  • 8.《明发四望山,过都昌悬,入彭蠡湖宋朝·杨万里众船争取疾,直赴两山口。吾船独横趋,甘在众船後。问来风不正,法当走山右。不辞用尽力,要与风相就。忽然挂孤帆,吾船却先走。
  • 9.《鄱阳湖文化展开幕日杂拾八首·其五·瓷乐近现代·傅义瓷画瓷都早享名,更听瓷乐出清声。始知今古奇闻外,美妙犹多未发明。
  • 10.《和子由彭蠡湖遇风雪宋朝·释道潜夫子经济材,妙质静而默。当年大廷中,如堵观射策。雄哉贤父兄,一日并辉赫。勋业望夔龙,宁论二千石。扶摇吝不借,困此垂天翼。五载贬筠阳,区区校寻尺。盐车厄骥足,道路...
  • 11.《过彭蠡湖七首·其一明朝·黄淳耀推篷收宿雨,送眼入巉岩。慢水双摇橹,横风两使帆。缓行凫得侣,疾走马辞衔。落落中流坐,匡庐大不凡。
  • 12.《过彭蠡湖七首·其七明朝·黄淳耀水分南纪盛,山挟大湖雄。舟楫三苗俗,凫鹥万里风。豫章元自合,江汉已先通。禹贡犹沿误,书生莫凿空。
  • 13.《鄱阳湖观打鱼宋朝·杨时秋高水初落,鳞介满沙脊。浩如太仓粟,宁复数以粒。纷纷渔舟子,疑若挽可拾。横湖沉密网,脱漏百无十。虫虾杂鲂鲤,骈首吐微湿。小人利口实,刀机污鳞鬣。鲲鲸亦狼狈,风雨...
  • 14.《数日跋涉泥淖,至北山,始霁,暮经鄱阳湖元朝·范梈 川路绕长林,岁穷千里心。贾舟栖港迮,樵火出村深。欲雪应消瘴,因风忽解阴。转移足清景,难受客愁侵。
  • 15.《鄱阳湖文化展开幕日杂拾八首·其七·旧农具近现代·傅义龙骨车成戽水轻,少年皆已不知名。今朝莫哂无何用,千载前惊大发明。
  • 16.《过鄱阳湖宋朝·华岳北风翻雪鼓雷霆,舟子停兰亦断魂。看我金鳞三十六,为君一跃上龙门。
  • 17.《春过鄱阳湖唐朝·贯休 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 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 18.《春日北还鄱阳湖即事明朝·苏葵锦帆春晓漾湖光,岸芷江蓠十里香。云气北来经华岳,雨声西去过浔阳。前追高士洪州近,回吊灵均楚泽长。清啸数声山谷应,睡龙惊起浪花强。
  • 19.《过鄱阳湖次游子明韵宋朝·范成大春工酿雪无端密,大块囊风不肯收。休问巉岩与欹侧,我今弟靡共波流。野鹰兀兀平沙上,折苇萧萧古渡头。满眼荒寒底处所,令人肠断五湖舟。
  • 20.《渡鄱阳湖明朝·释古易日色蓬窗静,风生枕簟凉。十年湖海志,半笠水云乡。故国怀人远,闲吟笑我狂。扁舟庐岳去,挂席过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