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是根据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06年5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李郢·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共6首)

  • 1.《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唐朝·李郢孤亭遥带寺,静者独登临。楚霁江流慢,春归泽气阴。野田青牧马,幽竹暖鸣禽。日日年光尽,何堪故国心。
  • 2.《立秋后自京归家唐朝·李郢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 3.《立春一日江村偶兴唐朝·李郢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
  • 4.《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唐朝·李郢白蘋亭上一阳生,谢脁新裁锦绣成。千嶂雪消溪影渌,几家梅绽海波清。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 5.《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唐朝·李郢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崖崩苇岸纵横散,篙蹙兰舟片段随。...
  • 6.《清明日题一公禅室唐朝·李郢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李郢,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作多写景状物,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贡焙歌》、《园居》、《中元》、《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