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简介

龙门,古代地域代称,位于今陕西韩城与西河津交界处,因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得名。夏商属雍州,西周为韩侯国封地,战国属秦后改称夏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韩城。

该地历为兵家要冲,历经韩、梁、秦等政权管辖,北魏至北宋曾设龙门县,后改河津。其地处黄河晋陕峡谷出口,两岸峭壁对峙,形成“禹门”险隘,衍生“鲤跃龙门”传说。

龙门亦为文化象征,关联司马迁故里及“禹门春浪”等景观,并载入《尚书·禹贡》《水经注》等典籍。

薛能·龙门的古诗(共1首)

  • 1.《龙门八韵唐朝·薛能 河浸华夷阔,山横宇宙雄。高波万丈泻,夏禹几年功。 川迸晴明雨,林生旦暮风。人看翻进退,鸟性断西东。 气逐云归海,声驱石落空。近身毛乍竖,当面语难通。 沸...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人。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唐代诗僧无可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主要作品有《薛能诗集》十卷,又《繁城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