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简介

龙门,古代地域代称,位于今陕西韩城与西河津交界处,因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得名。夏商属雍州,西周为韩侯国封地,战国属秦后改称夏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韩城。

该地历为兵家要冲,历经韩、梁、秦等政权管辖,北魏至北宋曾设龙门县,后改河津。其地处黄河晋陕峡谷出口,两岸峭壁对峙,形成“禹门”险隘,衍生“鲤跃龙门”传说。

龙门亦为文化象征,关联司马迁故里及“禹门春浪”等景观,并载入《尚书·禹贡》《水经注》等典籍。

孙玄常·龙门的古诗(共1首)

孙玄常(1941~1996),名功炎,以字行,浙江海宁人。杭州艺专毕业,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课本》、《语文学习》杂志编辑多年,1975年退休。早年即爱好诗词。先致力于昭明《文选》,复自杜甫韩愈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尤喜姜夔词,撰《姜白石诗集笺注》。又治经学及语言音韵之学,出版著述多种。有《瓠落斋诗词钞》,未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