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简介

龙门,古代地域代称,位于今陕西韩城与西河津交界处,因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得名。夏商属雍州,西周为韩侯国封地,战国属秦后改称夏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韩城。

该地历为兵家要冲,历经韩、梁、秦等政权管辖,北魏至北宋曾设龙门县,后改河津。其地处黄河晋陕峡谷出口,两岸峭壁对峙,形成“禹门”险隘,衍生“鲤跃龙门”传说。

龙门亦为文化象征,关联司马迁故里及“禹门春浪”等景观,并载入《尚书·禹贡》《水经注》等典籍。

钱澄之·龙门的古诗(共4首)

  • 1.《客园酬龙门先生·其一明朝·钱澄之鹤湖重到暗伤魂,祇访先生识故园。山径穿松新补石,柴关绕竹别开门。时移岂合辞家难,僧梵惟应报佛恩。闻道年来深避客,独蒙格外饭王孙。
  • 2.《客园酬龙门先生·其二明朝·钱澄之小构西轩一水环,为贪隔岸看东山。松林手植皆千尺,池面新穿又几湾。头白尚知龙性在,耳聋益令道心閒。自怜尘事无时了,那得从翁此闭关。
  • 3.《客园酬龙门先生·其四明朝·钱澄之草满庭阶药满阑,弟兄相对古衣冠。灵光劫后存非偶,硕果人间见亦难。骨瘦渐知轻举效,眼方应得大还丹。看君道气饶清福,正好溪边把钓竿。
  • 4.《客园酬龙门先生·其三明朝·钱澄之不到园林三十年,当时丘壑已茫然。数峰插水馀残石,杂树成阴弄晚烟。池上未悭春草句,樽前空忆竹林贤。梅花小阁藏娇处,咏雪听歌绝可怜。
【生卒】:1612—1693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原名秉镫,字饮光。明诸生。入清隐居不出,自称田间老人,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学问长于经学,尤精于《》。文章颇有才气。有《屈宋合诂》、《藏山阁诗文集》(别本名《田间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