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辛弃疾的《浣溪沙·常道中即事》等。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浣溪沙 赵尊岳

  • 21.《浣溪沙·其十五近现代·赵尊岳不信高楼百尺危。凤箫端合倚云吹。断肠空有梦魂飞。月浅可能知别愁,灯昏暂许诉心期。金风玉露似年时。
  • 22.《浣溪沙·其四近现代·赵尊岳真把闲愁付与伊。空巢心事许天知。隔帘怕见乱花飞。密意已酬盟翠钿,佳辰莫道缓金卮。占他横幅是南枝。
  • 23.《浣溪沙·其二十近现代·赵尊岳沈醉东风第几回。清歌宛宛亦仙才。好春珍重碧桃开。月乍笼云疑暂别,柳将飞絮约重来。余情得似最深杯。
  • 24.《浣溪沙·其十一近现代·赵尊岳翠罨凉阴晚放舟。莲娃妆面怕花羞。便将秋泛作春游。祇有鸳鸯无别恨,肯教鸥鹭占清流。小红桥下碧矶头。
赵尊岳(1902-1960) 字叔雍,号高梧轩主人。江苏武进人。况周颐弟子。客居星岛以殁。有《填词丛话》、《明词汇刊》、《高梧轩集》、《珍重阁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