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辛弃疾的《浣溪沙·常道中即事》等。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浣溪沙 俞士彪

  • 1.《浣溪沙·其七清朝·俞士彪午倦慵将绣帖移。却揎朱袖捲帘儿。枝头已有嫩莺啼。薄倖客游芳草路,相思人在落花时。暮云楼外远山迷。
  • 2.《浣溪沙·其一·眉翠都残画未成清朝·俞士彪眉翠都残画未成。脸红微褪梦初醒。恼他桩镜忒分明。心里只应常有恨,人前还似不知情。背拈钗子画银屏。
  • 3.《浣溪沙·其一·肠断人来天一涯清朝·俞士彪肠断人来天一涯。东风容易送年华。驿亭谁伴酌流霞。愁里逢春浑似梦,客中多病转思家。况看江上落梅花。
  • 4.《浣溪沙·其八清朝·俞士彪一点残灯落翠篝。杏花朝雨冷悠悠。起来无语叠罗帱。枕上朦胧曾握臂,镜前娇懒怕梳头。坐看双燕入红楼。
  • 5.《浣溪沙·其五清朝·俞士彪疏雨来时嫩蕊倾。金丸落处彩鸾惊。从来好梦不分明。缱绻非关今世孽,凄凉频忆旧时情。此生此事勾牵萦。
  • 6.《浣溪沙·其四清朝·俞士彪千片残红千丈丝。霎时牵系即分飞。东风无奈又频吹。情似路人谁寄恨,事如春梦暂相迷。见时无语但含悲。
  • 7.《浣溪沙·其二·北征清朝·俞士彪匹马轻装事远游。寒霜点点落吴钩。平沙尽处一回头。戍垒三更芦管月,战场几度菊花秋。黄河滚滚向东流。
  • 8.《浣溪沙·其六清朝·俞士彪春夜溶溶月上迟。红楼十二锁花枝。温柔正在倚床时。宝袜未松先避我,罗巾欲试转怜伊。灯儿谁向画屏移。
  • 9.《浣溪沙·其二清朝·俞士彪幽梦初回月一床。翠衾零乱不闻香。静听阶砌叫寒螀。人在客中秋更苦,病当愁处夜偏长。怎教人不怨凄凉。
  • 10.《浣溪沙·其三清朝·俞士彪叹息欢情逐晓云。剩衾閒枕已消魂。可怜疏雨打重门。切切冰弦弹别鹤,荧荧华烛照孤樽。猛拼愁杀别离人。
原名佩,字季瑮,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曾官崇仁县丞。与毛先舒、徐士俊、丁澎、毛奇龄、张台柱、洪升等唱和。著有《玉蕤词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