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辛弃疾的《浣溪沙·常道中即事》等。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浣溪沙 俞律

俞律,号菊味,1928年元出生于扬州,九岁随父母移家上,毕业于光华大学。受家庭薰染,特好文学、戏曲、书。初中一年级在沪新中学参加峰文学社。十八岁起为《罗宾汉》、《半月戏剧》撰戏典评论,后陆续于《大公报》、《文汇报》、《新华日报》副刊发表散文、小品、歌。1957年划右,1979年平反后任南京市文协秘书长。南京市作协成立后任副主席、秘书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出版有《湖边集》、《浮生百记》、《大书家萧娴》、《萧娴书法艺术解析》、《菊味轩诗钞》等小说、散文、评论、诗歌集。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诗词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