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辛弃疾的《浣溪沙·常道中即事》等。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浣溪沙 冯元仲

  • 1.《浣溪沙·寿王母明朝·冯元仲青鸟书来佳气浓。五云缭绕日华东。清操岁晚竞苍松。庭畔鸡窠窥稚子,檐前橘实坐仙翁。板舆花径日从容。
字尔礼,又字次牧,浙江慈溪人。生于明万历七年(一五七九),年六十补诸生。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征试策问,历诋内外大臣贿赂、养寇、干政之祸。主者怒其狂,授县丞以辱之,辞不受。归里,筑室城东汤山,以文自娱,清顺治十七年(一六六○)卒。有《天益山堂遗集》,词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