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免费申请斑马英语体验课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辛弃疾的《浣溪沙·常道中即事》等。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浣溪沙 徐士俊

  • 1.《浣溪沙·江行明朝·徐士俊铁瓮城边早放舟。金山顶上见层楼。今朝重作楚天游。不为柳花思白下,且将菊蕊问黄州。江山图画饱双眸。
  • 2.《浣溪沙·咏西施事明朝·徐士俊缕缕春丝片片霞。苧萝村舍小桃花。梦随飞絮别西家。响屧廊边残月冷,采香泾畔晓烟斜。越娘休唱浣溪沙。
【介绍】: 明杭州府钱塘人,原名翙,字三友,号野君。工词、乐府。有《雁楼词》、杂剧《络水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