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辛弃疾的《浣溪沙·常道中即事》等。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浣溪沙 张炎

  • 1.《浣溪沙·双笋宋朝·张炎 空色庄严玉版师。老斑遮护锦绷儿。只愁一夜被风吹。 润处似沾B672谷雨,斫来如带渭川泥。从空托出镇帷犀。
  • 2.《浣溪沙·犀押重帘水院深宋朝·张炎 犀押重帘水院深。柳绵扑帐昼愔愔。梦回孤蝶弄春阴。 乍减楚衣收带眼,初匀商鼎熨香心。燕归摇动护花铃。
  • 3.《浣溪沙·半面妆凝镜里春宋朝·张炎 半面妆凝镜里春。同心带舞掌中身。因沾弱水褪精神。 冷艳喜寻梅共笑,枯香羞与佩同纫。湘皋犹有未归人。
  • 4.《浣溪沙·艾B63D香消火未残宋朝·张炎 艾B63D香消火未残。便能晴去不多寒。冶游天气却身闲。 带雨移花浑懒看,应时插柳日须攀。最堪惆怅是东阑。
  • 5.《浣溪沙·昨夜蓝田采玉游宋朝·张炎 昨夜蓝田采玉游。向阳瑶草带花收。如今风雨不须愁。 零露依稀倾凿落,碎琼重叠缀搔头。白云黄鹤思悠悠。
张炎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炎(1248-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