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简介

除夕,为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中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俞明震·关于除夕的古诗(共6首)

  • 1.《甲寅除夕时久病初起·其一清朝·俞明震万方多难日,今夕倍悽然。家祭存残腊,人心有旧年。养疴贪睡早,移烛得春先。幼女分梨栗,吾衰祝汝贤。
  • 2.《壬子除夕清朝·俞明震到海愁无地,亲知共一廛。真看成独夜,初觉有今年。至乐喧童稚,馀哀祀祖先。醉醒同一掷,来日总凄然。
  • 3.《辛亥除夕感赋时乞病留居兰州城清朝·俞明震冥鸿踯躅冻云前,莽莽高城夜可怜。客至怕谈新历日,病閒聊补旧诗篇。看人只合成孤醉,守岁何因得早眠。惆怅难忘玉溪语,可能留命待桑田。
  • 4.《甲寅除夕时久病初起·其二清朝·俞明震难向庸医说,深杯掩病容。有家甘自放,忧国竟何从。乐忆儿时味,诗寻乱后踪。告存应自笑,重数隔年钟。
  • 5.《甲午除夕登台北城楼清朝·俞明震瘴外日光芒角动,残年出户昼常阴。寥天有此登高兴,暮雨飘残隔岁心。役役谈兵清议在,冥冥入世几人深。迷离爆竹千家晚,针孔光阴耐苦吟。
  • 6.《癸丑除夕旅居上海清朝·俞明震腊尽知何世,称觞笑比邻。计年仍此夜,送老又明春。入市忘新历,无家作幸民。未成浮海愿,灯火认迷津。
俞明震的诗词曲代表作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