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简介

除夕,为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中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黄公辅·关于除夕的古诗(共6首)

  • 1.《京邸除夕明朝·黄公辅别却都城十六载,到来正值岁逢除。不闻爆竹催残腊,只有青灯对索居。四载天涯怜节序,孤窗此夕更踌躇。起看斗柄移何处,楚粤云天总搅予。
  • 2.《丁丑与擢孙守岁明朝·黄公辅衙斋相对恋年华,爆竹声中吐烛花。未有滴涓酬圣主,只随萍梗浪天涯。一帘轻卷春风入,两岁将分斗柄斜。生计欲知何处好,故园有地可栽瓜。
  • 3.《丙子除夕明朝·黄公辅天涯岁籥两惊除,守岁聊凭一卷书。相对梅花如索笑,那知客况转慵疏。非因王粲能裁赋,却羡陶潜解爱庐。羲御由来无驻策,欲寻高着在樵渔。
  • 4.《辛巳除夕明朝·黄公辅楚国悠悠八载淹,柏觞寥寂不成拈。孤灯依恋延残腊,疏雨飘萧拂画檐。久指翔鸿思郭瑀,未能栽柳学陶潜。隔宵便作明年计,雪鬓沾尘也自嫌。
  • 5.《庚辰除夕明朝·黄公辅此夕六年楚水涯,坐看岁月度衙斋。匆匆去腊归何处,恋恋残年动客怀。爆竹角声催斗转,梅花雪色逐风排。无心更把椒盘酌,惟祝二疏愿早谐。
  • 6.《甲申守岁明朝·黄公辅归来岁事两经阑,草野流光一钓竿。梅堤展舒新气色,江山辞谢旧严寒。起看星斗移何处,虽转干支岂自安。漫藉儿孙为半壁,不胜烦恼入椒盘。
【介绍】: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