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简介

除夕,为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中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程滨·关于除夕的古诗(共3首)

  • 1.《癸巳除夕近现代·程滨萧斋曾似夜行船,酒到酣时漫扣舷。岂有情怀温旧梦,渐无诗句纪新年。烟花零落星犹在,心印模糊法未传。愧煞袁公襟抱冷,雪封门处自高眠。
  • 2.《丁丑除夕书怀近现代·程滨千声爆竹同除夕,一样楹联独闭门。岂少秋霜来点鬓,更无春梦与消魂。誊诗最怕初衷改,服药还忧隐痛存。往事莫非新岁月,今年尚有此黄昏。
  • 3.《庆春宫·咏枯木兼写丙子除夕之怀近现代·程滨云锁幽廊,风流暗径,冷曛又满空庭。窗外寒枝,凄凉似铁,谁知曾有浓晴。自怜形影,尚思念、春禽再鸣。奈何栖鸟,萧索难禁,飞入新城。碧纱把恨牵萦。窗外窗间,一样心情。...
程滨(一九七八年——),字子浔,号矫庵,别署反客生。祖籍东郯城,生于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于南开中学。私淑叶嘉莹先生,得传戴君仁先生吟诵调。又从尹连城先生习书。嗜皮黄、昆曲,尝与同好起南薰社,时粉墨登场。宗唐人,词宗五代北宋。间参清人,然以为晚近诗词不必学而犹不免相近,故不以其为指归也。二零零八年获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优秀青年诗人奖。著有《矫庵集》《矫庵语业》《迦陵词稿注》《与陶渊明生活在桃花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