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简介

除夕,为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中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白居易·关于除夕的古诗(共10首)

  • 1.《除夜寄微之唐朝·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 2.《除夜寄弟妹唐朝·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 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除夜作唐朝·白居易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馀。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君在浙江东,荣驾...
  • 4.《客中守岁唐朝·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 5.《岁除夜对酒唐朝·白居易 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 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洛下闲来久,明朝是十年。
  • 6.《除夜宿洺州唐朝·白居易 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 7.《除夜·岁暮纷多思唐朝·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 8.《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唐朝·白居易 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不用叹身随日老, 亦须知寿逐年来。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 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
  • 9.《三年除夜唐朝·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
  • 10.《除夜唐朝·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