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简介

除夕,为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中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刘永济·关于除夕的古诗(共2首)

  • 1.《鹧鸪天·读寅恪丁亥除夕诗感赋清朝·刘永济绝倒驴鞍那可期,拂簪盥眼定何时。重衾夜夜江山梦,老去龟堂未断痴。红烛泪,替谁垂,更长吟坐独成悲。残梅乱雪纷纷里,巴觉春光冉冉非。
  • 2.《南柯子·除夕清朝·刘永济懒换宜春帖,闲思剪䌽花。眼前何限旧韶华,摇漾一双红烛影交加。云冷成微雪,城嚣散宿鸦。儿童欢舞气腾霞,拾得人间好语向爷誇。
刘永济(1887-1966) 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新宁人。著名古典文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对屈赋和《文心雕龙》研究颇深。有《屈赋通笺》、《文心雕龙校释》、《唐人绝句精华》、《唐乐府史纲要》、《文学论》、《十四朝文学要略》、《词论》、《微睇室说词》、《诵帚庵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