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简介

除夕,为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中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钱大昕·关于除夕的古诗(共10首)

  • 1.《戊午除夕立春·其一清朝·钱大昕新春犹旧岁,元日是来朝。老望而今健,寒知此后销。林泉增我慢,杯盏谢人招。回首钧天梦,依稀卅载遥。
  • 2.《戊午除夕立春·其二清朝·钱大昕西抹东涂日,于今又廿科。系鞋前辈少,避席后生多。未厌屠苏晚,生憎剥啄过。儿曹太平鼓,信口亦成歌。
  • 3.《己丑除夕叠前韵·其二清朝·钱大昕一夜偏兼两岁忙,春风如候几曾忘。痴呆不卖甘违众,慈俭能持欲化乡。促坐共围炉炭火,延龄预办粉团汤。只愁才减年徒进,食粟区区为革囊。
  • 4.《巳卯除夕清朝·钱大昕谬占金闺籍,于今岁八除。思亲频伫望,报国愧迂疏。病久无良药,家贫少异书。光阴敲石过,太息负三馀。
  • 5.《己丑除夕叠前韵·其一清朝·钱大昕九陌喧阗爆竹忙,过年俗例未应忘。北来几月俄除夕,南望停云是故乡。绣褓痴儿能觅栗,青裙小妇为调汤。屋租米券都偿了,压岁钱犹足一囊。
  • 6.《题黄荛圃除夕祭书图清朝·钱大昕斗室纷罗列,今朝倍肃将。礼行祠灶后,心为拜经忙。神智年年益,精灵字字香。一瓻曾借读,助祭或须卬。
  • 7.《己丑除夕叠前韵·其三清朝·钱大昕灶马桃符递换忙,迎新推故了相忘。草元多暇官知冷,泥饮相邀士有乡。习懒渐如三起柳,疗贫终少十全汤。祇应无誉仍无咎,日玩羲爻六四囊。
  • 8.《题吴玉松除夕游山图清朝·钱大昕阅世恒河沙,俛仰无尽意。四时一刹那,迭周孟中季。浮生有底忙,达人澹无事。款门得素心,游山聊兴寄。虎邱脂粉场,忽露本色翠。寒风送松响,胜听两部吹。无营亦无著,仙佛...
  • 9.《己丑除夕叠前韵·其四清朝·钱大昕矻矻穷年为甚忙,文章报国意难忘。遗经独抱真奇货,破砚重磨当狭乡。壮不如人思炳烛,行求无悔怕探汤。开春欲到琉璃厂,购取奇书满一囊。
  • 10.《赵璞庵自永昌寄诗用东坡除夕倡和韵次韵荅之清朝·钱大昕香象善渡河,马浮但及半。声闻限小乘,望洋只自叹。三复君寄诗,珍为掌上玩。一洗淫哇音,而投清凉散。伯仲玉局翁,馀子谅非伴。忆昨别君初,仰首毕中旦。塞北君跨鞍,庑下...
【生卒】:1728—1804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竹汀居士。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少詹事、广东学政。五十岁即回籍,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精研经史、金石、文字、音韵、天算、舆地诸学,考史之功,号为清代第一。有《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元史艺文志》、《元史氏族表》、《恒言录》、《疑年录》、《潜研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