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简介

除夕,为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中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罗惇曧·关于除夕的古诗(共5首)

  • 1.《己未除夕清朝·罗惇曧最喜初晴三日雪,不劳重祭一年诗。大儿置膝有文度,稚子长须学衮师。独以清歌閒送日,愧无馀暇更忧时。深杯酬妇还循例,绛蜡梅花照鬓丝。
  • 2.《戊申除夕清朝·罗惇曧三十七年随例去,光阴留得一分残。莽惊急鼓凋英气,尚借幽花殿岁寒。毷氉一官孤注尽,艰难八口腐儒酸。馀生幸托风波外,莫怨仙山路折盘。
  • 3.《辛亥岁朝大雪得尧生侍御除夕雪诗成此当和清朝·罗惇曧长安一雪跨两年,主人压岁愁无钱。无钱便以雪压岁,岁前小病成枯禅。旧年别我如行客,幻出千山玉龙白。天恐新年客寂寥,分与明朝唤春雪。黄生明发岭南行,绝怪潘生懒出城。...
  • 4.《丁巳除夕清朝·罗惇曧默数吾生几岁除,今年此夕尚安居。有人一试回天手,尽日惟看相斫书。差幸听歌无间阻,不知来岁定何如。祭诗酒脯嫌多事,喜对湘梅破萼初。
  • 5.《癸亥除夕用病起韵清朝·罗惇曧吾命偏能重一毛,作诗火急似追逃。却从病久知儿孝,自讳囊空念妇劳。世每憎狂聊复纵,出无所诣误成高。馀生天许閒中乐,那有烦忧更续骚。
罗惇曧(1872-1924) 字孝遹,号掞东、瘿庵、瘿公。广东顺德人。光绪二十九年副贡。后客北京,官邮传部郎中。工,与梁鼎芬、曾习经、黄节合称"近代岭南四家"。程砚秋师。有《瘿公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