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简介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因七七是七姐的诞辰,“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七夕节还有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别称。中国七夕节是农历的七月初七,现存古书中第一次出现“七月七日”,是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撰的《四民月令》。

七夕最初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后又衍生出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是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灵手巧的浪漫之。七夕节俗的丰富和圆满在六朝时期,汉魏以后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比试与展示女性巧艺的节日。人们在七夕节吃巧果、巧芽面等食品,并进行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守夜许愿、曝书、晒衣等一系列乞巧活动。七夕节在早期是庭院式乞巧节日,唐宋时期,演变为社会节日,明清时期七夕节回归庭院。当代,七夕节由家庭节日重新扩张为社会节日,人们可以在七夕节的仪式展演,加强地方社会的联系,活跃与丰富地方民众生活。

七夕节为我们提供了厚重的文化遗存,包括爱情观、劳动观、进取精神、道德观、责任感等,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节日重振的典型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甘肃西和乞巧节习俗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广东天河、浙江温岭两地的七夕习俗被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湖北郧(yún)西七夕习俗被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对亚洲邻国也有影响,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都有七夕节。

吴湖帆·七夕古诗(共5首)

  • 1.《鹧鸪天·昨日立秋,今日星期,明日七夕清朝·吴湖帆小阁疏帘漫卷舒。神仙伴侣有何殊。银河鹊渡秋宵乍,钿盒金钗私语初。花绰约,影扶苏。柳眉相对月梳梳。赢来多少风流梦,消受星期贴体酥。
  • 2.《鹊桥仙·次秦淮海韵,七夕清朝·吴湖帆月梳飞采,星河凝练,鹊驾年年一度。今宵艳说是佳期,惹儿女、魂消难数。红情瓜熟,篆心香细,私语人归盈路。西山相对有谁家,任疑雨、珠帘卷暮。
  • 3.《鹧鸪天·其七·七夕二首清朝·吴湖帆小小红楼一角赊。垂杨摇曳碧笼纱。良宵暖护流霞盏,密意欢翻锦簟花。从细检,莫浪些。射灯隔院有人家。凭阑邻女偷窥黠,紧把琉屏半面遮。
  • 4.《诉衷情近·七夕清朝·吴湖帆碧天如水,料得今宵处处,红鸳沙底交眠,乌鹊渡边待驾。还记并肩私语,携手穿针,旧事多风雅。思良夜。一刻千金难舍。满怀离绪,竟夕拚倾泻。秋期乍。画阑静倚,星眸远睇,...
  • 5.《河满子·其二·七夕清朝·吴湖帆渺渺银河似练,盈盈新月如钩。好缘天上佳话事,人间藉此嬉游。合意鸳鸯带结,离情杨柳梢头。试把花期回数,那堪流水无休。断云残雨都成梦,梦醒几许闲愁。清锁梧桐深院,无...
吴湖帆(1884-1968) 名燕翼,字东庄,号倩庵。江苏吴县人。南社社员,名画家、词人。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文史馆员。有《吴湖帆集》、《佞宋词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