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辛弃疾的《浣溪沙·常道中即事》等。

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浣溪沙 叶申芗

  • 1.《浣溪沙·紫白丁香清朝·叶申芗细叶疏花冉冉芳。灵根移自海南乡。交柯分影出东墙。紫艳倚风偏有态,素苞浥露更生香。结来鸡舌待山郎。
  • 2.《浣溪沙·黄刺縻清朝·叶申芗绿刺纤柔翠干长。点酥作瓣蜡为瓤。临风绰约淡闻香。弱颖罥衣留蝶粉,嫩尘飘曲讶蜂房。红颜偷换道家装。
  • 3.《浣溪沙·棣棠清朝·叶申芗春色酿成花世界。棣棠艳出群芳外。一叶一花繁可爱。黄深碧浅娇无奈。摇曳绿罗金缕带。留得名词题咏在。
【介绍】: 清福建闽县人,字维彧,号小庚。嘉庆十四年进士,官河南府知府。工词,尝辑宋元六十余家词为《闽词钞》。有《小庚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