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简介

立春,又名正节、岁节、改岁、岁旦、打春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在中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而部分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劝农备耕的重要时节,后逐渐演变为流传千年的各种民俗:包括演春、迎春、打春、咬春等。

郑真·关于立春的古诗(共2首)

  • 1.《次韵许廷慎立春诗·其二明朝·郑真禁柳迎春舞万条,东风彩燕迓新朝。乾坤坱圠洪钧转,江海升平玉烛调。郊祀献歌传汉武,寅宾分职仰唐尧。凤城预有看花约,须待扬鞭过画桥。
  • 2.《次韵许廷慎立春诗·其一明朝·郑真东风吹散土牛尘,彩胜花重绮席春。羽士书符传遁甲,侯门奏乐宴同寅。天垂广野星杓近,地阔长淮雨泽新。为爱襄陵千里客,菜丝盘玉慰亲情。
郑真,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