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简介

立春,又名正节、岁节、改岁、岁旦、打春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在中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而部分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劝农备耕的重要时节,后逐渐演变为流传千年的各种民俗:包括演春、迎春、打春、咬春等。

张愖·关于立春的古诗(共1首)

  • 1.《上日立春明朝·张愖吾皇临御始,正朔喜逢春。霏雪占丰岁,调元荷圣神。符桃随意换,盘菜逐年新。献寿衡门下,熙然太古民。
字汝诚仪修整好读书坐一小阁每竟日不下尝署其壁曰不同于今人我之乐不同于古人我之忧俯仰自得淡如也生平多笃行姻族有佃先生田者岁不输谷乃并其田与之邻人盗先生囷粟多或以告先生曰吾初无所亡也天旱家人括河以归先生恻然曰枯鱼方泣奈何尽其族耶为择水深处放之既绝意仕进所居草堂未尝有车迹唯里中故人梁衡数辈日造坐赋时相招买犊入市遣仆乞蔬苗作小简往来俱有风味堂邑穆孔晖叙其东皋集曰先生诗其旨和平其音格古雅其事不出事亲求友田亩图籍间有川之乐而意不狂处布衣而能得幽人之吉其风流可彷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