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简介

立春,又名正节、岁节、改岁、岁旦、打春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在中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而部分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劝农备耕的重要时节,后逐渐演变为流传千年的各种民俗:包括演春、迎春、打春、咬春等。

庞嵩·关于立春的古诗(共4首)

  • 1.《立春二首·其一明朝·庞嵩三阳才出地冲融,南北东西暖气同。化化岂将东宇外,生生原在此腔中。沿眸碧草自呈色,纤手青丝枉费工。复顷天心从复起,扩无穷处用无穷。
  • 2.《立春二首·其二明朝·庞嵩青皇出震春光路,碧眼窥人柳色鲜。欲把新知验新得,且将残见洗残年。化通天地方成圣,迹脱形骸却是仙。揭出真元凭指点,了无声臭落言筌。
  • 3.《元夜立春明朝·庞嵩凤历重标甲子年,龙飞长在九重天。春藏击壤讴歌域,人醉观灯玳瑁筵。花影光摇银兔窟,柳风和动土牛鞭。赏心不逐儿童伴,一曲吹豳歌甫田。
  • 4.《立春史州守白江携酒招同诸僚佐城楼明朝·庞嵩新年人日始开春,万家和气都鲜新。巍峰西来引弦月,曲海东望无纤尘。正喜青丝行白玉,况有贤主联嘉宾。兴发长歌连素袂,便赓时夏立烝民。
庞嵩,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