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简介

立春,又名正节、岁节、改岁、岁旦、打春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在中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而部分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劝农备耕的重要时节,后逐渐演变为流传千年的各种民俗:包括演春、迎春、打春、咬春等。

顾清·关于立春的古诗(共4首)

  • 1.《立春日招味苓尝酒明朝·顾清东窗小鸟聒清晨,坐拥青绫忆古人。心醉六经千古事,眼看七十四回春。芒鞋不踏纷华地,藤杖能扶健在身。梅萼茶花待公久,一杯来试雪香新。
  • 2.《辛巳元日和未斋立春有感明朝·顾清馀寒弩力尽千钧,晴日箫声已弄春。即有落英粘舞袖,未须啼鸟劝游人。江东父老谈张翰,谷口风烟望子真。试向钗梁看綵胜,一番攒剪一番新。
  • 3.《乙酉立春书事明朝·顾清晴日当空雪满川,儿童箫鼓竹林边。相逢尽说新年好,远信仍多吉语传。紫塞旌旗还故垒,白头光景付陈编。东风不择閒门户,柳色依稀欲带烟。
  • 4.《立春有感用辛巳韵明朝·顾清忆昔诸贤秉化钧,万方同醉洛阳春。丝红缕绿盘心菜,剪碧涂金胜里人。往事不堪重理梦,短吟聊与当传真。君王圣德同尧舜,愿倚青阳颂日新。

顾清,生年不详,约卒于明世宗嘉靖六年后不久。第弘治进士,授编修。正德初,(公元1506年)刘瑾柄政,清独不附,出为南兵部员外郎。瑾诛,累擢礼部员外郎。与尚书毛澄请建储宫,罢巡幸,疏凡数十上。嘉靖初,以南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其清新婉丽,天趣盎然;文章简练醇雅,自娴法律。著有东江家藏集四十二卷,松江府志三十二卷,(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