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简介

立春,又名正节、岁节、改岁、岁旦、打春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在中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而部分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劝农备耕的重要时节,后逐渐演变为流传千年的各种民俗:包括演春、迎春、打春、咬春等。

王渐逵·关于立春的古诗(共3首)

  • 1.《立春日偶成明朝·王渐逵廿年时运太乘除,旱潦因仍世业虚。老去谩看佳节过,贫求深慰故乡居。侧身天地徒縻食,回首江湖愧腐儒。衰晚此生何塞责,只从贤圣缉遗书。
  • 2.《立春日和右溪韵明朝·王渐逵东风处处报蜂衙,迟日晴烟燕子家。岩穴图中谁入梦,竹林亭畔自开花。杜陵诗思多巫峡,灵运才名重永嘉。缩地与君元有会,年年春酒不须赊。
  • 3.《立春日中洞山居偶成明朝·王渐逵紫烟融日敞空山,独对群峰启笑颜。白雉尚迟束越使,青牛应未出涵关。马图梦溯羲皇上,蠹竹羞称贾郑间。唯有东风解如意,溪头相别又知还。
【生卒】:1498—1559
【介绍】: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