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简介

卉,(英文:flowers and plants),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从狭义角度来看,"卉"专指那些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意义的草本植物;而从广义上讲,它则涵盖了所有经过人工栽培和驯化后,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花卉按照观赏特性可划分为六大类别,分别是:观花、观果、观叶、观茎、观芽以及芳香类。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为草本、木本、多浆及草坪植物。根据耐寒能力,分类为耐寒、半耐寒和不耐寒三类;依据对水分的需求,分为旱生、中生、水生和湿生四种;对光照的喜好,可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3500余年前,古埃及帝国已有花卉的存在记录;同时,在中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发掘出了保存完好的7000年前花卉。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众多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例如《牡丹亭还魂记》、《牡丹亭》、《西京杂记》以及《全芳备祖》等。

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

杨树·关于花的古诗(共2首)

  • 1.《白桃花·其二清朝·杨树谁将冰雪浣灵根,幻出秋娘月下魂。向夜明霞微有影,一溪春水淡无痕。花飞酒店帘空卷,艳夺倡楼粉欲浑。短笛声声吹甚切,牧童归去未知门。
  • 2.《白桃花·其一清朝·杨树自是瑶池有夙根,教侬无处认梅魂。也知淡泊非春色,略带鲜妍尚露痕。晓镜应怜人面改,晚妆不共夕阳浑。输他刘阮寻难著,错认闲云扑洞门。
字珍林。清同治丁卯(1867)举人,历官中书,加侍读衔;秩满出守,历任西蒲州府、太原府伐理提学使,升授甘凉道司。所至振兴学校,矜恤孤寡,厘清积弊,故实惠在民,今晋人士犹讴思不置。公尤长于文学。未仕时在里授徒,英隽多出其门。所著《澡堂集》也,梓行于世。(《续修安顺府志辑稿》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