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简介

卉,(英文:flowers and plants),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从狭义角度来看,"卉"专指那些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意义的草本植物;而从广义上讲,它则涵盖了所有经过人工栽培和驯化后,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花卉按照观赏特性可划分为六大类别,分别是:观花、观果、观叶、观茎、观芽以及芳香类。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为草本、木本、多浆及草坪植物。根据耐寒能力,分类为耐寒、半耐寒和不耐寒三类;依据对水分的需求,分为旱生、中生、水生和湿生四种;对光照的喜好,可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3500余年前,古埃及帝国已有花卉的存在记录;同时,在中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发掘出了保存完好的7000年前花卉。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众多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例如《牡丹亭还魂记》、《牡丹亭》、《西京杂记》以及《全芳备祖》等。

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

顾况·关于花的古诗(共5首)

  • 1.《寻桃花岭潘三姑台唐朝·顾况 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 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
  • 2.《桃花曲唐朝·顾况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 3.《芙蓉榭唐朝·顾况 风摆莲衣干,月背鸟巢寒。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 4.《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唐朝·顾况 废弃忝残生,后来亦先夭。诗人感风雨,长夜何时晓。 去国宦情无,近乡归梦少。庇身绝中授,甘静忘外扰。 丽景变重阴,洞山空木表。灵潮若可通,寄谢西飞鸟。
  • 5.《崦里桃花唐朝·顾况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顾况的诗词曲代表作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