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简介

卉,(英文:flowers and plants),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从狭义角度来看,"卉"专指那些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意义的草本植物;而从广义上讲,它则涵盖了所有经过人工栽培和驯化后,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花卉按照观赏特性可划分为六大类别,分别是:观花、观果、观叶、观茎、观芽以及芳香类。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为草本、木本、多浆及草坪植物。根据耐寒能力,分类为耐寒、半耐寒和不耐寒三类;依据对水分的需求,分为旱生、中生、水生和湿生四种;对光照的喜好,可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3500余年前,古埃及帝国已有花卉的存在记录;同时,在中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发掘出了保存完好的7000年前花卉。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众多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例如《牡丹亭还魂记》、《牡丹亭》、《西京杂记》以及《全芳备祖》等。

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

李东阳·关于花的古诗(共10首)

  • 1.《墨牡丹二绝·其二明朝·李东阳 净洗浓妆不受尘,墨池清赏称诗人。休怜一朵扬州白,犹是烟花梦里身。
  • 2.《内阁赏芍药·其三明朝·李东阳 晓闻花底佩声归,万叶枝头露未稀。力尽丹青空藻绘,眼看红紫漫芬菲。裁云直傍瑶池起,避日须将锦障围。愿向人间分此种,莫教春祇在彤扉。
  • 3.《题画牡丹明朝·李东阳 彩毫和露写名花,紫艳分明出魏家。应是洛阳归梦远,缁尘红土半京华。
  • 4.《内阁赏芍药·其二明朝·李东阳 次第红芳又绿阴,好花留向玉堂深。多从雨过看生色,不为春迟负赏心。清露著衣香易湿,綵云迷眼梦难寻。杯馀幸接韩公宴,词罢先赓白傅吟。
  • 5.《芍药明朝·李东阳 秀色春前发,浓阴雨后看。持杯贺花相,先失得休官。
  • 6.《莲花明朝·李东阳 不见峰头十丈红,别将芳思写江风。翠翘金钿明鸾镜,疑是湘妃出水中。
  • 7.《题杏花图赠吴原璧下第后判黄州明朝·李东阳 吴刚自是斫桂手,不折东风杏苑花。二十四回京国梦,岂知春在楚天涯。
  • 8.《王祠祭希曾所藏汝和红菊歌明朝·李东阳 世人作画皆论派,汝和画菊乃天解。直将书法写此花,宛转金枝总垂薤。初为水墨后红紫,几向清纤发狂怪。桃羞杏涩宁比妍,蚁恨蜂愁未堪嘬。幽兰堪供屈子佩,奇石当邀米公拜...
  • 9.《内阁赏芍药·其四明朝·李东阳 春逐长安担上归,此花真觉眼中稀。新题翰苑图犹在,旧事扬州草自菲。索赏向人心已醉,试开经日手频围。欲知近侍承恩地,长共西垣与北扉。
  • 10.《内阁五月莲花盛开和太子太保刘公韵二首·其一明朝·李东阳 十分芳气袭人清,未羡兰蕤更菊英。尽去秾华还古淡,绝无言笑有风情。根含瀛海波涛润,色藉天家雨露荣。见说中通能外直,此心端合与花盟。
李东阳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