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简介

卉,(英文:flowers and plants),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从狭义角度来看,"卉"专指那些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意义的草本植物;而从广义上讲,它则涵盖了所有经过人工栽培和驯化后,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花卉按照观赏特性可划分为六大类别,分别是:观花、观果、观叶、观茎、观芽以及芳香类。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为草本、木本、多浆及草坪植物。根据耐寒能力,分类为耐寒、半耐寒和不耐寒三类;依据对水分的需求,分为旱生、中生、水生和湿生四种;对光照的喜好,可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3500余年前,古埃及帝国已有花卉的存在记录;同时,在中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发掘出了保存完好的7000年前花卉。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众多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例如《牡丹亭还魂记》、《牡丹亭》、《西京杂记》以及《全芳备祖》等。

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

潘牥·关于花的古诗(共3首)

  • 1.《芙蓉宋朝·潘牥 为惜艳阳妆,新枝不肯长。绿深秋后雨,红坼夜来霜。偏间垂杨畔,多临古岸傍。年年根蒂在,开谢未渠央。 ...
  • 2.《三月晦日剪牡丹宋朝·潘牥 三月三十日,千花余牡丹。莫辞连夜剪,犹得及春看。银烛浅深间,金瓶高下安。洛中全盛日,见说大如盘。 ...
  • 3.《牡丹宋朝·潘牥 为爱妖娆恼病怀,翠屏锦幄护香荄。真教花事从头尽,却把东风满室开。一缕暗藏金世界,千重高拥玉楼台。螯汤池馆依然在,游子年年...
潘牥(fāng)(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初名公筠,为避理宗讳改,福州富沙(今属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