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简介

卉,(英文:flowers and plants),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从狭义角度来看,"卉"专指那些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意义的草本植物;而从广义上讲,它则涵盖了所有经过人工栽培和驯化后,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花卉按照观赏特性可划分为六大类别,分别是:观花、观果、观叶、观茎、观芽以及芳香类。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为草本、木本、多浆及草坪植物。根据耐寒能力,分类为耐寒、半耐寒和不耐寒三类;依据对水分的需求,分为旱生、中生、水生和湿生四种;对光照的喜好,可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3500余年前,古埃及帝国已有花卉的存在记录;同时,在中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发掘出了保存完好的7000年前花卉。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众多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例如《牡丹亭还魂记》、《牡丹亭》、《西京杂记》以及《全芳备祖》等。

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

孔武仲·关于花的古诗(共10首)

  • 1.《榴花分题宋朝·孔武仲东京石榴好,几处照楼台。秀色裙难学,幽香蝶不来。连枝成幄幕,著子尽琼瑰。乞取当窗种,年年四季开。
  • 2.《直舍新辟西窗二首·几岁榴花蔽曲隈宋朝·孔武仲几岁榴花蔽曲隈,繁阴初逼坐中来。西邻小槛如图画,偷入帘帷次第开。
  • 3.《芍药宋朝·孔武仲楼上看红叶,都城值晚春。风葩低永书,露脸泣芳晨。忆昨淮南客,曾为诗社人。轻明是楼子,闲澹有天真。此地虽都会,兹花莫等伦。维扬不复梦,羸马禁城尘。
  • 4.《道中观荷花宋朝·孔武仲放棹东南去,正值荷花荣。玉质不待染,仙香无限清。朱朱仍白白,脉脉复盈盈。迢递天风起,谁怜舞态轻。
  • 5.《山间三首·绝壁藤萝喜可攀宋朝·孔武仲绝壁藤萝喜可攀,更无平地只青山。路回亦有虚明处,江北江南指掌间。
  • 6.《和竹元珍僧舍牡丹次韵宋朝·孔武仲知到东邻赏牡丹,高僧防客颇艰难。鲜妍自是天花种,僻静应无俗眼看。叶似蟠桃相隐覆,蕊随飞蝶渐凋残。新诗清苦如郊岛,肯羡侯家一醉欢。
  • 7.《石榴宋朝·孔武仲造物巧雕锼,殷勤在石榴。中妍宁暴露,外稳不轻浮。露液甘凝蜜,琼房密贮秋。非徒适人口,饤坐亦风流。
  • 8.《籍田观荷花宋朝·孔武仲绿水满平郊,江莲辉幽渚。偷香一霎风,逞音无边雨。波间的皪笑,竹裹婵娟舞。异境看仙姿,萧然失烦暑。
  • 9.《徐成之园亭三咏·竹径桃花宋朝·孔武仲辟地不盈亩,点缀成阻修。相招竹林逸,更作桃源游。绰约新饮露,琅玕曾倚秋。春风荡人意,此境独清幽。
  • 10.《馆中桃花宋朝·孔武仲蓬壶深绝锅芳菲,初见仙桃第一枝。天近自应风景别,春长莫恨化工迟。相重朱户人稀到,半掩香苞蝶未知。想像江南今盛发,亦经频雨稍离披。

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孔子四十七代孙,孔文仲大弟。自幼聪慧好学。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甲科第六。初授谷城县主薄。历任江州(今江西九江)、信州(今江西上饶)军事推官、湘潭县知县。后任国子监司业、集贤院校理时,奏请朝廷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以赋取士,选贤举能。元祐六年(1091)七,以宝文阁待制出任宣州(今安徽宣城)、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绍圣三年(1096),因朝廷党派斗争激化被免职,定居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从此,专事文学研究,与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过从甚密,诗词唱酬,信书不绝。一生著说百余卷,主要有《书说》13卷、《诗说》20卷、《论语说》10卷、《金华讲义》13卷、《孔氏奏议》3卷、《芍药园序》及《孔氏杂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