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简介

卉,(英文:flowers and plants),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从狭义角度来看,"卉"专指那些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意义的草本植物;而从广义上讲,它则涵盖了所有经过人工栽培和驯化后,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花卉按照观赏特性可划分为六大类别,分别是:观花、观果、观叶、观茎、观芽以及芳香类。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为草本、木本、多浆及草坪植物。根据耐寒能力,分类为耐寒、半耐寒和不耐寒三类;依据对水分的需求,分为旱生、中生、水生和湿生四种;对光照的喜好,可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3500余年前,古埃及帝国已有花卉的存在记录;同时,在中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发掘出了保存完好的7000年前花卉。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众多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例如《牡丹亭还魂记》、《牡丹亭》、《西京杂记》以及《全芳备祖》等。

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

孙蕡·关于花的古诗(共6首)

  • 1.《牡丹后曲明朝·孙蕡江南三月春未残,虎丘十里横竹阑。茶店门前卖花市,粉气脂香烘牡丹。艳紫新红临绿水,望去人家尽相似。中间小榭出桥头,参差更觉娇无比。山塘荡漾看花回,昨日葳蕤今日开。...
  • 2.《石榴词明朝·孙蕡累垂累垂复累垂,累垂压倒珊瑚枝。西风擘破玳瑁皮,露出数颗珍珠儿。
  • 3.《折枝桃花图明朝·孙蕡扁舟独上武陵溪,花暗渔郎路欲迷。忽见画图惊一载,东风憔悴一枝低。
  • 4.《拟古诗十九首·其六·涉江采芙蓉明朝·孙蕡故人隔千里,寄我青琅玕。琅玕色美好,爱重若邱山。感兹缠绵意,将以遗所欢。路遥不能致,欲插排风翰。
  • 5.《莲花曲明朝·孙蕡莲花复莲花,莲花相交加。叶如云鬓偏宜绿,花比妾容还更佳。莲叶莲花相对好,妾容妾鬓愁中老。
  • 6.《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杏花疏雨立黄昏明朝·孙蕡杏花疏雨立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短鬓欲星愁有效,此身虽异性常存。关门不锁寒溪水,环佩空归月夜魂。倚柱寻思倍惆怅,夜寒皴玉倩谁温。¤

孙蕡(1337—1393),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平步(今顺德平步乡)人。生于元至元二年(1337年)。他仪表堂堂,性格通达、豪爽。孙蕡于书无所不读,写起文来不用起草稿,开卷展纸,挥笔而成。初读起来好像并无刻意经营,细加体味,则气象雄浑,兴喻深致,有魏晋度。他从小就志气不凡,不随便与人交往,乡间的人都很尊敬他,称他孙先生。
负节概,不妄交游。何真据岭南,礼遇之。洪武三年(1370),举于乡,旋登进士。授工部织染局使,长虹县主簿。召入,为翰林典籍,与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主簿,坐累逮系,旋得释。起为苏州经历,复坐累戍辽东。后因尝为蓝玉题画,论死。蕡博学工诗文,诗清圆流丽,著述甚富。蕡殁,诸书散佚,今存九卷,《四库总目》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