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简介

卉,(英文:flowers and plants),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从狭义角度来看,"卉"专指那些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意义的草本植物;而从广义上讲,它则涵盖了所有经过人工栽培和驯化后,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花卉按照观赏特性可划分为六大类别,分别是:观花、观果、观叶、观茎、观芽以及芳香类。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为草本、木本、多浆及草坪植物。根据耐寒能力,分类为耐寒、半耐寒和不耐寒三类;依据对水分的需求,分为旱生、中生、水生和湿生四种;对光照的喜好,可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3500余年前,古埃及帝国已有花卉的存在记录;同时,在中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发掘出了保存完好的7000年前花卉。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众多以花卉为主题的作品,例如《牡丹亭还魂记》、《牡丹亭》、《西京杂记》以及《全芳备祖》等。

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

高启·关于花的古诗(共10首)

  • 1.《咏梅九首明朝·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
  • 2.《西斋庭前海棠明朝·高启寂寥银烛与金盘,睡足帘前怯晓寒。不是诗人赏幽兴,雨中深院有谁看。
  • 3.《期诸友看范园杏花风雨不果明朝·高启欲寻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阴不得游。寂寞西园风雨里,杏花比客更多愁。
  • 4.《邻家桃花明朝·高启春色东家出,相窥似有心。曲垣遮自短,别院闭还深。影动疑人折,香摇妒蝶寻。好风时解意,吹片拂罗襟。
  • 5.《约诸君游范园看杏花明朝·高启去年春色近清明,万匝烟花夹晓城。西苑相逢车马问,何人不是踏春行。今年人迷去年道,风雨不来花自扫。僧寺庭空半紫苔,侯家宅废皆青草。纵然无主一株存,憔悴尘沙不可论。...
  • 6.《榴花明朝·高启日炙态常醺,香生若自焚。夜来端午宴,淡却美人裙。
  • 7.《王七招饮余游紫藤坞值雪失期明朝·高启孤舟山水雪晴时,看到梅花一万枝。东崦题诗西崦醉,等闲忘却故人期。
  • 8.《对梨花明朝·高启素香寂寞野亭空,不似秋千院落中。卧对一枝愁病酒,清明今日雨兼风。
  • 9.《废宅芍药明朝·高启昔年花发要人催,今日无人花自开。犹有园丁怜国色,时容闲客借看来。
  • 10.《园中梨花唯开一枝明朝·高启栏外见春迟,朝来雪一枝。不知初发处,误道已残时。
高启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