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简介

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 Andr.)又名洛阳、富贵、木芍药、鼠姑、鹿韭、白茸、百金、谷雨花,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果期6月。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流潇洒,富丽堂皇,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数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是唐代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作品很丰富。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胜出,得票高达79.71%。

徐渭·关于牡丹花的古诗(共10首)

  • 1.《闻人赏给事园白牡丹·其二明朝·徐渭 梁园月下白,青琐第中逢。定是千金买,来陪一捻红。珍奴学龟息,越女斗猿公。作意驱脂粉,天然输与侬。
  • 2.《人有以旧抹牡丹索题者明朝·徐渭 何年草草抹花王,此日将题岁月忘。拾得懒仙抛下蜕,不堪教赞旧皮囊。
  • 3.《赏成氏牡丹和韵明朝·徐渭 将军台馆俯林泉,春后名花几日鲜。一本千金非不贵,数杯深夜转堪怜。却披半晕当亭下,似出残妆媚客前。遥忆旧京欢赏处,马蹄尘土踏成烟。
  • 4.《牡丹明朝·徐渭 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
  • 5.《绿牡丹明朝·徐渭 牡丹绿者未曾闻,狡狯司花此弄新。汉水鸭头教作帔,陇山鹦鹉未呼人。韩郎顷刻愁难学,酒辈逡巡醉可频。不羡张家回道士,自抛红粉练庚辛。
  • 6.《牡丹画明朝·徐渭 牡丹开欲歇,燕子在高楼。墨作花王影,胭脂付莫愁。
  • 7.《牡丹竹明朝·徐渭 我学彭城写岁寒,何缘春色忽黄檀。正如三醉岳阳客,时访青楼白牡丹。
  • 8.《某君生朝抹牡丹为寿明朝·徐渭 道德固为长久物,崇高亦是圣贤嘉。莫言白首疏狂客,也䫉朱阑富贵花。一研温风轻散冻,数尖浓叶醉涂鸦。试教挂向西京宅,未许尧夫算有涯。
  • 9.《水墨牡丹明朝·徐渭 腻粉轻黄不用匀,淡烟笼墨弄青春。从来国色无妆点,空染胭脂媚俗人。
  • 10.《风雨同沈嘉则辈集金氏牡丹园明朝·徐渭 海上来相知,名花集此时。栏干鸣屐齿,风雨乱胭脂。湿蝶来何重,残灯去未迟。海棠零落尽,犹可照垂丝。
徐渭的诗词曲代表作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非常贫苦,藏书数千卷被变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