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简介

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 Andr.)又名洛阳、富贵、木芍药、鼠姑、鹿韭、白茸、百金、谷雨花,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果期6月。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流潇洒,富丽堂皇,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数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是唐代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作品很丰富。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胜出,得票高达79.71%。

史鉴·关于牡丹花的古诗(共5首)

  • 1.《刻丝牡丹明朝·史鉴中原新尚女真黄,姚魏含羞怨夕阳。谁挽春风上机杼,又随番使过钱唐。
  • 2.《澄上人房紫牡丹开觞予以酒因诗以记明朝·史鉴入春风雨长交作,水波绕舍如湖泺。桃李沾泥海棠谢,负却人家看花约。追呼闻欲检民数,愁海强扶来县郭。市中湫隘不可居,却向禅林借高阁。忽惊妖艳破寂寞,况乃骈花与重萼。...
  • 3.《西园八咏·其四·牡丹圃明朝·史鉴内家丛里许分移,富贵应为造化私。承露玉杯和月冷,惜春罗幄护风吹。紫台姓魏犹循故,红和名鞓似较奇。一自旬宣江汉后,花开多不在家时。
  • 4.《孤鸾·赏牡丹明朝·史鉴天然佳丽。有倾国姿容,绝伦娇媚。万紫千红,尽在下风回避。君家去年赏胜,翠帷低、粉匀朱腻。蝶使蜂媒似织,总为馀香至。喜今年、重见旧风味。想尚怯春寒,开也还闭。无限...
  • 5.《瑞龙吟·水月观赏牡丹明朝·史鉴春消息。开遍红紫芳菲,粉香狼籍。悭留倾国名花,那般富贵,真成第一。自矜惜。如个美人初觉,染香匀色。清晨卯酒微酣,怨红啼素,重重晕积。天宝君王妃子,妒妍争宠,沉香...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