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简介

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 Andr.)又名洛阳、富贵、木芍药、鼠姑、鹿韭、白茸、百金、谷雨花,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果期6月。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流潇洒,富丽堂皇,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数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是唐代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作品很丰富。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胜出,得票高达79.71%。

林光·关于牡丹花的古诗(共7首)

  • 1.《书堂十咏奉和少司寇新昌何世光先生韵·其九·牡丹明朝·林光能红能白又能黄,笑倚春风各样妆。不向名园誇富贵,却宜上苑对君王。轻烟旭日薰朝艳,戏蝶游蜂醉晚香。何处洛阳还有会,白头今日且持觞。
  • 2.《饮邢将军宅时牡丹未放席上赋明朝·林光东风将及暮春时,何事名花放独迟。暖日和气深长养,游蜂戏蝶谩相窥。醇浓久贮将军酒,点化还须我辈诗。百倍精神看蓓蕾,莫教延赏到离披。
  • 3.《吴缙折赠牡丹花因与觅莲栽明朝·林光牡丹花好花端好,莲子纤花实更妍。欲识舂陵培植意,花娇实美是天全。
  • 4.《赏牡丹明朝·林光淑气催人醉未涯,洛阳春色又官衙。三千里外留双眼,四十年来见此花。惯傍疏梅移晚履,几亲幽菊酌流霞。东风一笑延今赏,坐看游蜂到日斜。
  • 5.《赏牡丹二首·其一明朝·林光万事都教落酒卮,东风又遇牡丹期。深春花样殊无匹,割手金杯且莫辞。造化源头观邵子,翠云丛处舞西施。天机巧妙谁收拾,写入南川几句诗。
  • 6.《赏牡丹二首·其二明朝·林光洛阳城里聚金卮,数百年来负赏期。谷雨节催花正好,静观亭下醉何辞。天然绝品难描画,造化凭谁为设施。一咏一觞看未厌,尧夫添得打乖诗。
  • 7.《赏牡丹明朝·林光春风何处不繁华,宦况萧条愧此花。暖日烘来娇欲语,淡烟霏处醉笼纱。生成只见天机妙,吟赏翻疑酒量加。诸老洛阳题品后,风光今日又谁家。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