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简介

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 Andr.)又名洛阳、富贵、木芍药、鼠姑、鹿韭、白茸、百金、谷雨花,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果期6月。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流潇洒,富丽堂皇,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数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是唐代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作品很丰富。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胜出,得票高达79.71%。

汪石青·关于牡丹花的古诗(共5首)

  • 1.《醉花阴·移牡丹近现代·汪石青勒住清寒春浅。寂寞花间院。几日子规啼,唤醒阳和,蓦地晴光转。香苞嫩,烟痕暖。别圃轻移换。再拜谢花神,处士多情,不负三春面。
  • 2.《东风第一枝·牡丹近现代·汪石青绿意红酣,红妆醉软,韶华绮丽如昨。燕痴未减柔情,蜂狂已钻新萼。檀心娇怯,谁相伴、雨酥烟弱。但风前独步行吟,花下一杯斟酌。情旖旎,看开绣箔;春酝酿,替遮翠幕。咏诗...
  • 3.《花发沁园春·牡丹近现代·汪石青画里人家,笛中花信,东风连日沉醉。霞灯明处,锦幄张来,薰透天香无际。雨颦烟腻。君看取、江南佳丽。整一片大块文章,争无檀注觞泥。畅好春卿得意。忒关情、无非酒畔诗里...
  • 4.《满江红·牡丹花谢凄然有作近现代·汪石青惨绿愁红,春去也、了无颜色。没情的、三番两次,风颠雨急。嫩叶香消能几日,繁华如梦无消息。任朱幡百尺系金铃,终岑寂。阑干外,珠钿湿。空怅望,胭脂泣。是断肠时候,伤...
  • 5.《梁州令·荷包牡丹近现代·汪石青莫惜春光暮。且把春光收贮。绿天香海大包容,六朝金粉探囊取。翻来夹袋从头数。笑问君知否。空空此内如许。不知可有容卿处。
汪石青(1900—1927),字炳麟,安徽黟县玲人。读书于家之俪乐园,古文诗词俱工,兼擅制曲。曾从天虚我生陈蝶仙学琴。民国十六年丁卯春,自沉于邑之屏山湖。遗著经长子稚青整理抄写,编为《汪石青全集》,由次子亚青在台湾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