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简介

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 Andr.)又名洛阳、富贵、木芍药、鼠姑、鹿韭、白茸、百金、谷雨花,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果期6月。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流潇洒,富丽堂皇,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数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是唐代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作品很丰富。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胜出,得票高达79.71%。

区大相·关于牡丹花的古诗(共7首)

  • 1.《与客赏牡丹明朝·区大相金屏香榭簇芳尘,共识长安富贵春。正好看时盛游骑,何曾赏处见贫人。千花敛态羞无色,数朵争妍觉有神。寄语金銮旧供奉,莫誇艳曲醉中新。
  • 2.《席上咏牡丹家兄诸客共赋明朝·区大相华堂宾已合,画帐旦须开。叶似春云剪,花如承露杯。红芳无比拟,丽藻竞新裁。绵绣王公谷,烟霞仙客醅。物华天上贵,春色日边来。有美韶年赏,淹留皆上才。
  • 3.《别山上人房看牡丹明朝·区大相净土幻名花,春藏大士家。药王施法雨,天女散朝霞。妙相都无染,空香亦自奢。此真色色界,不是竞繁华。
  • 4.《庭中芍药后牡丹发偶尔成咏聊以寄兴明朝·区大相庭前芍药朵,开向牡丹傍。本以容华妒,翻令先后芳。日临霞绚彩,风动露凝香。绝艳既移目,新爱亦煎肠。荣落一如此,何须情恨伤。
  • 5.《见马上持牡丹花者明朝·区大相纷纷游骑度,暧暧芳尘移。窈窕谁家子,名花折且持。方为眷嘉节,特用比容姿。紫雾襟前拂,香风手上吹。含情欲谁赠,脉脉中自私。
  • 6.《功德寺看牡丹歌明朝·区大相去年看花花未发,今年看花花已阑。何事与花常不值,花期误却为微官。解道天香与国色,只馀绿叶护僧栏。沁水园中车马寂,洛阳城里管弦残。香色从来不耐久,春光到底为谁有。...
  • 7.《咏牡丹明朝·区大相长安城里竞名花,西苑园边好物华。开近绮罗添国艳,看来弦管半天家。佳人北里青丝槛,公子西堂白鼻騧。为与群芳殿春色,不辞欢赏极豪奢。
【介绍】: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