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简介

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 Andr.)又名洛阳、富贵、木芍药、鼠姑、鹿韭、白茸、百金、谷雨花,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果期6月。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流潇洒,富丽堂皇,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数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是唐代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作品很丰富。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胜出,得票高达79.71%。

钱澄之·关于牡丹花的古诗(共6首)

  • 1.《咏陈园紫牡丹·其三明朝·钱澄之深红浅碧亦多姿,争诧根从岛上移。总在中原称富贵,偏矜北地有胭脂。欺他宰相袍堪赌,映得昭容袖不垂。极目烟光凝塞上,可知此色正当时。
  • 2.《閒园同丁爰立赏牡丹口占明朝·钱澄之深阑一朵出芳丛,小饮招携二老翁。莫谓白头羞对汝,衰颜醉后一般红。
  • 3.《咏陈园紫牡丹·其一明朝·钱澄之陈氏园亭溪上斜,新晴初放一丛花。凭栏力弱欹朝雨,映水姿明斗晚霞。倾国自来非正色,为王早是压中华。却怜蝴蝶纷纷梦,犹认春风属魏家。
  • 4.《咏陈园紫牡丹·其四明朝·钱澄之浓芳几朵照溪明,也觉繁华擅一城。小立朱阑怜燕颔,忽催画鼓恼蛙声。汉宫宠屋金同赐,吴女情痴玉是名。应是东皇颁特诏,玺泥常许带恩荣。
  • 5.《同黄增岸杨嘉树张师仲集陈园赏紫牡丹明朝·钱澄之陈家花朵大如盘,朵朵开教正面看。侑酒羞邀红粉伴,驻颜应服紫金丹。座中星映光堪摘,杯底霞流色可餐。莫惜烧灯乘夜赏,芳丛已见一枝残。
  • 6.《咏陈园紫牡丹·其二明朝·钱澄之经旬苦雨负春光,半日晴烘满院芳。色在齐宫迷小白,名于姚氏亚深黄。九华殿里偏惊艳,一品衣边但觉香。朱紫近来凌夺久,未逢零落已情伤。
【生卒】:1612—1693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原名秉镫,字饮光。明诸生。入清隐居不出,自称田间老人,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学问长于经学,尤精于《诗》。文章颇有才气。有《屈宋合诂》、《藏阁诗文集》(别本名《田间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