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简介

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 Andr.)又名洛阳、富贵、木芍药、鼠姑、鹿韭、白茸、百金、谷雨花,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果期6月。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流潇洒,富丽堂皇,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数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是唐代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作品很丰富。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胜出,得票高达79.71%。

辛弃疾·关于牡丹花的古诗(共10首)

  • 1.《柳梢青·赋牡丹宋朝·辛弃疾 姚魏名流。年年揽断,雨恨风愁。解释春光,剩须破费,酒令诗筹。 玉肌红粉温柔。更染尽、天香未休。今夜簪花,他年第一,玉殿东头。
  • 2.《菩萨蛮·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宋朝·辛弃疾 红牙签上群仙格。翠罗盖底倾城色。和雨泪阑干。沈香亭北看。 东风休放去。怕有流莺诉。试问赏花人。晓妆匀未匀。
  • 3.《杏花天·牡丹比得谁颜色宋朝·辛弃疾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 4.《鹧鸪天·再赋牡丹宋朝·辛弃疾 去岁君家把酒杯。雪中曾见牡丹开。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 欢几许,醉方回。明朝归路有人催。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
  • 5.《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宋朝·辛弃疾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斡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 6.《最高楼·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宋朝·辛弃疾 西园买,谁载万金归。多病胜游稀。风斜画烛天香夜,凉生翠盖酒酣时。待重寻,居士谱,谪仙诗。 看黄底、御袍元自贵。看红底、状元新得意。如斗大,只花痴。汉妃翠被娇...
  • 7.《临江仙·祗恐牡丹留不住宋朝·辛弃疾祗恐牡丹留不住,与春约束分明。未开微雨半开晴。要花开定准,又更与花盟。魏紫朝来将进酒,玉盘盂样先呈。鞓红似向舞腰横。风流人不见,锦绣夜间行。
  • 8.《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宋朝·辛弃疾 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欲笑还愁羞不语,惟有倾城娇韵。翠盖风流,牙签名字,旧赏那堪省。天香染露,晓来衣润谁整。 最爱弄玉团酥,就中一朵,曾入扬州咏。...
  • 9.《林贵文买牡丹见赠至彭村偶题宋朝·辛弃疾宝刀和雨剪流霞,送到彭村刺史家。闻道名园春已过,千金还买暨家花。
  • 10.《杏花天·牡丹昨夜方开遍宋朝·辛弃疾 牡丹昨夜方开遍。毕竟是、今年春晚。荼_付与薰风管。燕子忙时莺懒。 多病起、日长人倦。不待得、酒阑歌散。副能得见茶瓯面。却早安排肠断。
辛弃疾的诗词曲代表作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