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简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在每年公历87、8日或9日。“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在节气排列顺序上,处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末暑)才出暑。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末暑)。“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暑天比较长。

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减少或下降。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袁克文·关于立秋的古诗(共1首)

  • 1.《念奴娇·庚午立秋宴集北海舟中清朝·袁克文红妆华发,正相映灯影,波光稠叠。吹放中流争看取,轻棹逍遥一叶。玉扇邀凉,金钗殢艳,酒意迎丹靥。秋空初静,远风时送香屧。从忆朱榭雕廊,昔年曾到此,萦回双楫。一篴重...
袁克文(1891-1931) 字豹岑,一字抱存,号寒、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好研究金石古钱,工书,能诗词,昆曲名票。好藏书、古玩,精于鉴赏,曾与傅增湘、徐森玉、周叔韬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对所收藏宋巾箱本《周易》、《尚书》、《论语》、《孟子》等八种尤为喜爱,辟"八经室"贮之。民国时与张学良、张伯驹、傅侗称"四大公子"。父死后久旅上海,变卖所藏为生。有《寒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古钱随笔》、《圭塘唱和》、《围炉倡和诗》、《寒云诗集》、《寒云词集》。所写掌故、笔记如《辛丙秘苑》、《洰土私乘》等颇多独特之资料。